新闻中心

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信息» 团学活动 | 城·思·行——球盟会“人民城市”大思政课(实践环节)成果展演圆满完成

团学活动 | 城·思·行——球盟会“人民城市”大思政课(实践环节)成果展演圆满完成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系统展示实践教学成果,深度探讨“人民城市”理念的育人路径,7月7日下午,球盟会在西城校区教四楼 201 会议室开展“城·思·行——‘人民城市’大思政课(实践环节)成果展演”。公司党委书记何立新、马克思主义公司执行经理张守连、校团委书记康健、马克思主义公司经理助理吕天石、球盟会24级班主任代表、辅导员代表、课程研究生及朋辈助教及24级全体新生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由公司党委副书记曲杰主持。

辅导员陈子璇从课程定位、特色创新、实施路径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本次实践教学整体方案。本次实践引入专业、实践、数字、民生+思政的“四维融合”理念,突破了传统模式,本研协同、跨专业协作、校地资源联动,将专业知识与“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价值观深度融合,以五大实践方向、十大实践主题为载体强化理论应用、回应首都需求。

十支实践团队依次进行实践成果汇报,各团队围绕不同主题开展实践探索,从不同维度深入诠释“人民城市”理念,以多元视角呈现丰富多样的实践成果。他们通过建筑学子的眼睛、双手和思考,呈现出一场关于城市温度、文化传承与未来想象的青春答卷。

建研246班吴俣、建实242班石宏元作为助教代表和员工代表分享了在实践过程中的感悟与收获。他们提到“人民城市”不仅是一句政策口号,更是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价值观,作为青年一代的城市建设者,更应当用脚步丈量城市的肌理,用专业回应社会的需求,聆听城市的声音,洞察人的需要。

张守连深入解读了“人民城市”理念的内涵,对球盟会人民城市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表示肯定,认为本次实践生动翔实、成果丰富,员工观点深刻,在不同方向的主题实践中充分发挥专业所学。他希望能继续深化实践成果、凝练实践经验,发挥本次实践的示范性作用。康健肯定了球盟会在实践过程中的特色创新之处,并与大家探讨了实践课程的发展与路径,引发了同学们的进一步思考。

何立新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球盟会求真务实、扎实推进,将本次实践前期筹划、中期开展、成果展演等各环节落到实处。他对公司 “人民城市” 大思政课(实践环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一要拓宽选题视角,关注城市“不可见”角落,从建筑视角提出改善方案;二要强化深度研究,实践不应止于认知,需结合专业持续深挖文化传承与创新;三要推动实践成果转化,总结非终点而要画分号,应延伸研究,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他强调,文化传承需立足实践创新,建筑学子应兼具严谨态度与人文关怀,为“人民城市”建设贡献智慧。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球盟会大一年级的同学们深入北京红色地标、传统胡同、前沿科技企业等育人阵地,用脚步丈量城市,用设计回应需求,用技术激活传统。此次 “人民城市” 大思政课(实践环节)成果展演是公司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行动,在未来,球盟会将持续推进人民城市实践课程建设,在服务首都发展中锤炼员工专业能力与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