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4日,由球盟会风景园林系师生主导设计的“燕绣晴岚” 社区微花园项目在西城区丰融园社区正式落成。作为2025年北京市微花园建设计划的示范项目,风景园林系团队凭借其专业优势,在助力花园城市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与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成功地将设计转化为现实。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提出“把首都建设成为一个大花园”,对北京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寄予了殷切期许。2025年1月21日,《北京日报》刊登了市长殷勇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2025年将全面推进花园城市建设。本次微花园共建活动是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发起的社区景观提升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球盟会风景园林系,依托其深厚的学术积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由魏菲宇副教授带领研究生团队具体实施该项目。在整个过程中,风景园林系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从前期调研到方案设计,再到施工建设,每一环节都深度参与,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项目组联合西城区园林局和西城区金融街街道丰融园社区,通过现场调研、方案设计、方案研讨、种植施工等环节,为社区居民打造了一个融合生态功能与人文关怀的小微花园。
2025年3月26日,设计团队首次前往现场实地调研,对场地现状周边环境、土壤状况等进行初次评估,并广泛征集社区管理人员及本地居民对设计地块未来发展的意见。基于调研结果,风景园林系师生确定微花园方案以蓝至紫色的渐变花带为核心,以流动的线条为主要形式。团队独具匠心地对场地现状杂乱的弃置花盆进行艺术重塑,组织社区儿童对花盆进行彩绘及种植认领,增加社区居民对社区微花园的归属感,使社区小微空间成为承载环保理念与社区文化的载体。
5月7日,团队在西城园林局进行方案汇报及研讨。专家强调了植物景观的时序性呈现,并希望增强居民与微花园的互动性。风景园林系的师生们迅速响应,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优化了植物配置方案,确保微花园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成景”的生态美学效果。
5月21日,设计团队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及居民,对设计方案再一次进行详细审议。风景园林系师生结合方案效果图,凭借专业的讲解能力,向居民详细介绍了方案的设计理念,并科普方案所选植物品种、色彩及生长条件。社区居民就日常养护需要注意的问题与师生展开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风景园林系师生不仅将专业知识传递给社区居民,更通过积极沟通,充分尊重居民意见,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5月23日,团队深入现场和社区居委会等工作人员一起参与营建之前的准备工作,完成现场参与翻土、卵石铺路、放线。同期举办的“花盆新生”彩绘活动中,十余名社区儿童在风景园林系员工指导下,使用环保丙烯颜料在回收花盆上创作。这些充满童趣的作品作为特色景观元素融入微花园设计。团队以专业的指导,让社区儿童参与到项目中来,不仅为微花园增添了独特魅力,更提升了社区居民对项目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5月24日,风景园林系师生与丰融园社区工作人员及居民共同完成了微花园的种植工作,实现了从方案到实景的营造过程。团队成员亲自指导种植方式、位置、密度与形状等。社区儿童在种植过程中学到了知识,并开心的表示:"以后每天路过都要来看看我的小花们长得怎么样。”活动尾声,工作人员现场为花园挂牌。社区居民们纷纷表示,这不仅是一次环境改造,更是一次社区凝聚力的提升,大家约定要共同守护这片由亲手打造的花园美景。
“燕绣晴岚”微花园项目的成功实施,充分展现了风景园林专业设计与社区参与的有机结合。通过将教学实践融入真实社区环境,风景园林系师生不仅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完整闭环,更在解决居民实际需求的过程中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这一项目创新性地构建了高校与社区协同共建的工作模式,为首都花园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生动诠释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城市治理理念。